我的笔记

灵感、随想与新技术
05 2月 2023

【制作技术】混音中的“音乐感”与“硬件感”

最近在反思以往的混音中发现了一个问题

 

就是 音响没有很好的承载音乐感,或者说音响没有情感,尤其是在手机这类小设备的扬声器上很明显

为改善这个情况,我对“音乐感”做了一些研究,在这分享一点看法

 

1.“音乐感”与“硬件感”的关系

音乐感来自 在正确频率位置乐音

一般来说,通过音量(EQ)减少噪音对乐音的掩蔽就可以强化音乐感

但是,有时候,你需要的频段里根本就没有乐音

 

这种情况,可以通过硬件的电气特性制造出某些频率位置的自然泛音

(PS:并不是所有硬件都会带来音乐感,有一些话放会让人声变亮,但不产生音乐感。)

 

2.硬件如何塑造“音乐感”

 

我通过多次实验发现,用来承载音乐感的频段动态需要听上去像是一个共振的音尾

所以说需要的不仅是谐波,还需要有一个正确动态

而硬件里刚好就有一些元件可以塑造这种谐波与调制,这里以二极管为例

 

 

上图是某调音台中负责染色「温暖感」的电路

图的下方 左边是输入信号,右边是输出信号(声音在电路里以电压形式存在)

 

 

这个电路中制造硬件感的地方是左半部分的二极管(右半部分是放大)

如果增加其串联的电阻减少二极管流出的电流时,输出信号的形状就会接近输入信号(上图)

 

 

二极管不是输入信号就立刻导通的,而是需要达到阈值才能导通

而且导通后它的电压和电流不是线性的关系

这就导致流出的电流是非线性的,所以对输出信号的影响也是非线性的(如下图)

 

这种特殊的波形影响有以下两个特征:

1.产生的新频率与原始信号的频率强相关(泛音点)

2.在新泛音点的动态上有一些调制效果

 

听一下

原始信号(缺乏音乐感,有点不在调上的感觉)

算法模拟的硬件感(出现了音乐感)

NEVE调音台的硬件感(带有独特味道的音乐感)

 

3.软件模拟需要注意的地方

能够模拟硬件非线性的味道的插件有很多,比如Waves的NLS,需要注意,DRIVE控制的是谐波的多少

所以 Drive控制的重点不是增益 而是 硬件感&音乐感 的多少

 

 

4.其他方法制造“音乐感”

前面已经提到过,用来承载音乐感的频段动态需要听上去像是一个共振的音尾

所以可以通过一些效果器制造这种类似动态,进而制造音乐感

 

1.用LFO制造出一个具有共振感拍频感的音响(比如LFOTool)

 

2.用upward压缩来放大信号里本来就具备的但很小声的音尾(比如OTT)

 

3.用同度/八度奏等配器方式制造频率交叠产生类似拍频感共振感的音响

 

 

以上☺️

上海外滩 – StudioEIM // MapleStory
  1. 上海外滩 – StudioEIM // MapleStory
  2. 神木村 – StudioEIM // MapleStory
  3. MapleStory – StudioEIM // MapleStory
  4. Pantheon – StudioEIM // MapleStory
  5. 逐梦飞翔 – StudioEIM // MapleStory
  6. 魔法密林 – StudioEIM // MapleStory